催眠的感覺:放鬆、清醒、專注
催眠,指的是透過自我對話來放慢腦波、進入潛意識的一種方法。如果有腦波儀測量,你可以清楚看見腦波變慢的數據變化。由此可知,若成功透過催眠,進入慢速腦波狀態,會產生一種來自慢速腦波的感覺。很不巧的是,這種感覺卻意外的很稀鬆平常:清醒、放鬆、專注,就是這三個感覺而已。
為什麼催眠的感覺與平時沒兩樣?因為我們早就學會不同讓腦波變慢的方法,而催眠這種方法是你以前不知道的而已。例如:沈浸在白日夢裡的時候、瑜伽身心合一的時候、冥想放鬆的時候,都是我們讓腦波放慢的好方法。甚至,光是閉上眼睛,就可以讓大腦枕葉的腦波變慢。
因此你若練習催眠的經驗不夠多,沒有足夠的參照值,幫助你評估自己這次練習的腦波速度變化,是很難「憑感覺」評估自己是否催眠成功的。
你若執意要問我,是如何知道自己有進入慢速腦波,我也很難用言語精確回答。硬要說的話,有點像是我發出「嗡」的聲音時,頭部共鳴後,留在頭顱裡面的那種餘韻感(是不是很抽象)。
如何判斷催眠成功?端看你的催眠目的
成功的催眠
由於催眠的感覺很一般,建議依照你來催眠的原因,來判斷成功與否。判斷標準包含:
- 幫助你發現困擾的癥結點
- 釐清情緒背後的心理意義
- 找到改變自己的方向
由於催眠只是一種進入慢速腦波與潛意識的方法,因此「催眠」本身是沒有療癒效果的。今天你對催眠感興趣,可能是因為你有想要透過催眠來幫助自己的事情,比如說:想要療癒心傷、改善睡眠、改變自己、釐清內心所想。
催眠療癒與表演不同,重點不在於是否展演出神奇的魔術效果。透過催眠,希望讓每個人都能更清楚知道自己的內心發生了什麼事,更有效地採取應對措施,順利度過心裡的關卡。
催眠的效果

個人成長
語曦老師的強項!增加自信、心態調整、矯正/培養習慣、強化執行力等等,成為更好的自己。

情緒壓力
悲傷輔導、穩定情緒、釋放壓力。透過催眠,整理埋藏在內心的情緒與壓力。

人際關係
自卑傾向、比較心態、暴躁易怒、難以交心。藉由催眠,探討人際互動的難處。

戀愛婚姻
失戀情傷、家庭衝突、缺乏安全感等等。運用催眠,安撫內心那個受傷的自己,為他療傷。

職涯發展
工作壓力、跳槽困擾、工作倦怠、職場排擠等等。善用催眠,協助你面對職場上的挑戰與困境。

育兒教養
專門協助「照顧者」,紓解育兒困擾,包含父母自身的分離焦慮、親職壓力、親子溝通困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