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目次:
- 催眠療癒的目的:培養與潛意識的默契
- 為什麼暸解潛意識就可以幫到我?
- 潛意識總是用他覺得合適的方式,為我們著想
- 讓潛意識助我們一臂之力
- 催眠療癒的關鍵:運用自身力量產生改變
- 催眠的自我探索之旅,止於生命結束之時
- 結合催眠與心理學,量身打造專屬的科學催眠法
催眠療癒的目的:培養與潛意識的默契
人們的內心是很強大的,過去的生命歷練都孕育出豐富的生命力量與智慧,蘊藏在潛意識之中。我們生活中的紛紛擾擾,任何困擾、苦惱與煩惱,都可以從潛意識中找到面對的方法、解決的靈感。
基本上,任何與內心相關的主題,像是想法、情緒、行為、健康狀態,都可以透過催眠,深入瞭解潛意識運作的模式。透過與潛意識溝通、達成共識,讓內在力量助我們一臂之力,齊心協力,往共同的目標前進。
為什麼暸解潛意識就可以幫到我?
令我們困擾的事情,其實都是潛意識的訊息,例如:失眠、猶豫不決、鑽牛角尖、情緒持續低落、焦慮緊張,都是他對我們的一番苦心與好意。因為我們太不敏感於內心的狀態了,無法主動覺察內心發生了什麼事情,所以潛意識會透過想法、情緒、行為、身體狀態等等,來與我們溝通,嘗試提醒我們要多留意內心的狀態!
當我們與潛意識的默契不夠,沒有接收到潛意識想要傳達的訊息,潛意識會持續加強強度,直到你聽懂他想告訴你的事情。
舉例來說,像我自己長期有偏頭痛的困擾,而且十年過去頭痛越演越烈。過去我只將頭痛視為遺傳,是生理機轉所導致的,並不放在心上,頂多覺得有點無奈。然而,在我學習心理學與催眠的過程中,我不斷鍛鍊自我覺察力,與潛意識培養默契。終於,我聽懂了。潛意識總是透過頭痛,想要叫我去休息。
因為我感覺不到自己內心承受多少壓力,感覺不到內心的疲憊,因此潛意識就用頭痛的方式提醒我:該去休息了。而且當頭痛也無法趕我去休息時,潛意識還變換花招,用感冒與發燒逼我去休息…。
潛意識總是用他覺得合適的方式,為我們著想
從我的親身經歷,大家就可以知道一件很重要的事情:不要跟潛意識唱反調!與潛意識意見不合,是很累人的一件事情。潛意識通常都會堅持己見,用他覺得合適的方式,為我們著想,即便他的方法可能看起來像是扯後腿,讓我們不舒服、感覺痛苦。
如果我們沒有聽懂他想要表達的意思,只是一昧地想要趕走這些不舒服的想法與感受,可能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。
讓潛意識助我們一臂之力!
平息與潛意識的戰火,真誠傾聽他想傳達的訊息,與他溝通並找到共識。邀請潛意識用你想要的方式,助你一臂之力!
畢竟,潛意識是我們最堅強的後盾,就是我們最真實的一部份。透過催眠,提高自我覺察力,培養與潛意識溝通的默契,透過自己的力量讓原本的煩惱與困擾產生改變。
催眠療癒的關鍵:運用自身力量產生改變
很多人以為,催眠是:「催眠師會為解決困擾、消除痛苦」。的確,有些催眠師是這樣做的。但我認為任何外力的協助,都是治標不治本。因為潛意識是很豐富的,他會為我們做全方位的著想。
假設,今天透過催眠師的力量,解決了失眠的困擾。但因為你還是不敏感於內心的狀態,與潛意識還是雞同鴨講,未來與潛意識起衝突的可能性還是一樣高。
因此,我總將催眠視為一種方法,鍛鍊自我覺察力的方法。我會教導大家最適合的催眠練習法,讓你可以回去之後持續提高自我覺察力,與潛意識溝通。與其給你魚吃,我更希望教給大家釣魚的秘訣與方法。
催眠,是一趟自我探索之旅,止於生命結束之時
如果資源充足的情況下,當然可以依靠催眠師協調解決與潛意識之間的衝突。然而生命漫長,催眠費用也不便宜,我想最經濟實惠的選擇還是鍛鍊自我覺察力、培養默契。
催眠,就像是一趟自我探索之旅。當我們走出催眠室,那不是結束,反而是開始,開啟自我探索的開關,與潛意識攜手走完生命的旅程。
結合催眠與心理學,量身打造專屬於你的科學催眠法
鍛煉自我覺察力的方法當然不只催眠一種。在研讀心理學八年,取得臨床心理學碩士學位的這些年中,我學習到中西方古往今來的心理學知識與技巧。心理學,是一門幫助了解自己的科學。
在嘗試過不同的心理諮商/治療學派之後,我也找到了與我理念最相符的心理學學派。在我的催眠工作中,我會運用認知行為治療、完形治療與心理劇的技巧,為各位量身打造專屬的科學催眠法。
催眠原理相當簡單,親身體會過一次之後,加上仔細的練習說明,人人都可以學會運用科學催眠法,鍛煉自我覺察力,與潛意識培養出絕佳的默契!
馬上私訊老師,預約催眠,開啟你的自我探索之旅吧!
預約催眠諮商
加入LINE好友並告知想催眠的原因
將替你安排預約時間
每次催眠90分鐘3000元
週三至週六:14:30/16:30/19:30
初次催眠請提早10分鐘抵達
(填寫基本資料並了解權益)
取消或改期敬請提前訊息告知!
官方LINE ID:@805sahms
合作地點:五守心理治療所
新北市新莊區中港路五守新村35巷2號3樓
(捷運新莊站一號出口步行七分鐘)
